大同贺仁杰:养貉五千余世界排第一(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05-06    

 

看着长成的貉,贺仁杰心里充满了喜悦。


 

致富千条径 敢走第一人


 

3月30日,央视“生财有道”栏目播出的《赚大钱的“一丘之貉”》节目,让大同繁茂野生动物养殖场场长贺仁杰,再度成为当地新闻人物。人们惊讶地发现,当年养了100多只银狐与乌苏里貉的“个体户”,如今已成为拥有5000余只狐、5000余只貉的企业家,而其中貉的存栏量,目前在个人养殖中,排名世界第一。


 

贺仁杰初次成为大同新闻人物是在1988年。那年冬天,《山西日报》记者傅荫农注意到他投资180余万元搞银狐和乌苏里貉的养殖,仅一年时间就收回了成本,遂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致富千条路 敢走第一遭》的报道,鼓励人们向他学习,自主创业。


 

“其实,我当时搞狐和貉的养殖,是‘二不愣睡凉炕——全凭胆子壮’。我把全部家当都押上,还借了100多万元的债,如果搞砸了,就只有‘走西口’啦。”4月28日上午,59岁的贺仁杰笑着对记者说。


 

贺说:“1983年,我在大同市南郊区农业局下属的农牧企业公司当副经理,负责水貉、鸡、鸭等动物的养殖。那年,单位号召我们停薪留职去干个体,我是个领导,只好带头‘下海’。我是全大同第三个干个体户的,至今工商营业执照的登记号还是(民)003号。‘下海’后,我先是搞砖厂,后来又跑拖拉机、汽车运输。过了三四年,我已是拥有三四十万元的大老板了。


 

“1986年秋的一天,我到太原办事,碰上了以前在神头养殖场当技术员的老朋友张志英,那时,他已调到省经贸厅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工作了。他对我说,时下养银狐、养貉要比我们以前养水貂挣的钱多,因为狐、貉的皮毛全部出口,赚的是外汇。我听了很是动心,就让他帮忙给找银狐和貉的资料。


 

“那时候不像现在有互联网,往电脑里输个‘狐’、输个‘貉’,就能了解这些动物。说实话,老张没给我找回银狐、乌苏里貉的图片资料前,这两种动物长啥样,我还不知道哩。后来老张几次带我去北京请教专家,最后我就决定养狐、养貉了。


 

“1987年,我把我的砖厂、汽车、拖拉机都卖了,又从亲友、银行借了100多万元,通过中国畜牧业协会特种养殖业分会,从芬兰买回来80多只银狐,从黑龙江买回来100只乌苏里貉,在大同县租了60亩地,就干起养殖了。我那会儿开始搞狐和貉的养殖时,全国还没有一个个人搞过这两种动物的养殖,所以我也就没有经验借鉴,全凭自己按资料琢磨着干。也是我命好,到1988年底,我靠卖种狐、卖种貉,就把头一年投入的180多万元收回来了。”


 

贺仁杰收回成本后,不仅扩大了芬兰银狐和乌苏里貉的养殖规模,而且又顺势购买了50多只芬兰北极狐和300只美国短平黑貂。他计划甩开膀子,在特种动物养殖事业上大干一番。


 

不测风云至 咬牙渡难关


 

整个1989年,贺仁杰养的狐、貉、貂都健康地成长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将近年底时,他与外商订的供货单一个接一个被退回,并且没有理赔的意向。他找张志英询问原因,张告诉他,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当年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不光你老贺的订单,其他的订单也都退回来了。”


 

由于贺仁杰养的狐、貉、貂全部依赖出口,一个个退回的订单,让他的养殖量超过了饱和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养殖资金越来越紧张。


 

贺说:“我养的狐、貉、貂,能换成钱的只有它们的毛皮。那会儿名贵高档毛皮,在国内没有市场,只有靠出口。更要命的是,出口不行了,人们也就不养了;人们不养了,我的种仔也就卖不动了;种仔卖不动,我只好自己养着,养着养着,钱就跟不上了。我真正体会到养殖这些动物的‘三高(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了。”


 

由于狐、貉、貂的繁殖性强(平均一窝产仔五六只),生长期短(当年长成,当年产仔),加上贺仁杰的精心饲养,成活率又高,到1990年冬,他养殖的狐、貂数量,已比1989年同期翻了四五番,所有动物每天的“伙食费”,加起来已近万元。起初,贺不断从银行取出存款,后来又开始向银行贷款,最后只好向亲朋好友挪借。


 

贺仁杰的二儿子贺秋波对记者说:“那会儿我才十七八岁,经常是天已很晚了,我爸叫我跟他出门去找人借钱。人家不是说等几天,就是说现在手头紧。我爸就指着我说:‘你放心,万一我还不上,还有我儿子呢,保证还你!’在我印象中,很少有人痛快地借钱给我爸的……”


 

贺仁杰哈哈一笑,打断儿子的话,说:“我那时候想着,跟人借上钱,挺上一两年,我的东西就能够卖出去,资金一周转开,我就能安心干养殖了。谁知挺了一年又一年,我的东西还是卖不出去,而且越养越多。到了1991年底,我实在挺不住了,只好又干起我的老本行——跑(汽车)运输,用跑运输挣的钱补贴养殖。“那会儿我借钱买车时,不少人对我说,把你那场子盘出去算了,我没听他们的。一是那么大的场子,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盘不起;二是养殖那些动物,一般人没有技术不会养;三是我舍不得,因为那里面有我的许多心血。我要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开始我买了一台车,让我矿务局的朋友给联系好煤,我亲自开上往内蒙古一家电厂送,谁知这一送就送了五六年。这五六年里,场子里的动物越养越多,我的车也越买越多,到1997年我停止运输业务时,已经买了14台带挂斗的大卡车了。”


 

苦尽甘自来 雨后见彩虹


 

1994年秋,贺仁杰接到一份久违的订单,尽管要量不大,但标志着他的养殖春天已经来临。此后两年中,贺仁杰接到的订单一份接一份。到1997年,他的养殖量已恢复正常,再不用靠跑运输来补贴养殖开支了。以后的两三年间,随着国际市场对贵重皮毛需求量的加大,国内养殖狐、貉、貂的户数也逐渐增多,贺仁杰不仅出售皮毛,又开始了种仔的出售。进入新世纪时,他已赚得盆满钵溢。


 

贺说:“从1991年到1996年,我经历了从借债到还债大落大起的人生过程。我跑运输买到第十台车时曾想,以后干脆就干运输算了,把场子卖了吧。可转念又想,即便以后养殖不好干,我还有汽车搞运输,反正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真把场子卖了,一是对不起当年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二来也违背了我当初许下的誓言,让人看不起。这样一年一年挺着,谁知最后赚大钱的,还是养狐、养貉和养貂。”


 

俗话说,仓里有粮,心里不慌。贺仁杰在银行又有了大笔存款后,认真总结了搞养殖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一定要准备够足额的资金,以抵御市场风险;一定要学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以使利润最大化。为此他四处考察。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并添置了一系列必需的生产设备。


 

贺说:“据我观察,国际皮毛市场很不稳定,我们搞养殖的,赶上好的市场行情,就可能狠赚一笔;赶上差的市场行情,有可能连本也赔进去。所以,我不能随行就市。我用老晋商的办法,市场好了,我就出货发财;市场差了,我就把货囤起来,等到市场好时再出手,这就保证了我搞养殖只赚不赔。”


 

希望搞推广 泽被众乡亲


 

贺仁杰告诉记者,2000年时,他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已熟练掌握了动物的配种、繁殖、饲养、屠宰和剥皮、晾晒及防疫等技术,这为他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基础。2008年,他在原有的养殖场附近,又承租了100亩土地。“我准备再搞一个3万只狐、貉、貂规模的、可与世界一流养殖场媲美的现代化大型养殖场。”贺说,“到那时,我就要把我现在的大同繁茂野生动物养殖场,改名叫中国大同繁茂野生动物养殖中心了。”


 

据知情人介绍,现在,贺仁杰养殖场的资产约值1000多万元,2008年,他投资数百万元,在大同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开了个裘皮专卖店,此外,他还开着宾馆、商店,“个人财富数千万元”。


 

贺说:“若论我的财富,是下下辈子也够花了。2008年我租借100亩土地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时,有人说我‘发财发上瘾了,多少是个够啊’。其实他们不懂,我是想把我20多年前引进的国外动物长久地在大同延续下去,因为,保持一个物种在一个新的环境里的繁衍,太不容易了。”


 

贺对记者说,为使他养殖的这些外来名贵动物不至于在大同灭绝,2006年他亲自到北京,说服两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儿子辞掉工作,跟他回大同搞养殖,目的是“等我老了,还能看到这些动物在我们贺家人手里没有消失掉”。


 

贺说:“我在搞养殖的20多年中,大同几个县区包括我应县老家,有好多乡亲到我场里来买种仔,问技术,可是买回去后,养不了两年就不养了。为什么?因为养殖这些名贵动物是高投资、高回报,同时也是高风险的。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承担不起这个风险。“说实话,尽管我知道养殖这些名贵动物能让乡亲们致富,可是我个人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把养殖技术推广给乡亲们。我很希望政府能重视并接手这项工作,我愿意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出去。这样的话,一来可使乡亲们致富,二来也可使这些外来动物能够在大同得以世世代代繁衍下去,变成大同狐、大同貉。”


 

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关注 | 文化 | 财经 | 科技 | 休闲 | 图片 | 社会

Copyright © 2006-2024 聚焦中外网 版权所有京ICP备19019530号-1  帮助中心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