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夫妇解甲归田绿了山庄乐了民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11-24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我有生之年多栽几棵树,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个好环境,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继续把树种下去,生命不止,造林不停,扎根深山,奉献社会。”说这番话的人叫张永胜,今年64岁,家住哈镇全家梁自然村。他和他爱人孙桂英从2013年开始植树造林到现在,通过反复试验积累经验,取得可喜的造林成果。俩人曾先后被授予2014年中共榆林市委组织部、老干局“五好老干部”,全县“优秀共产党员”,“榆林十大最美家庭”,“府州十大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创办的府谷县中老年植緑促进会被命名为“榆林市老干部发挥作用示范基地”。就是这样两个人,四年来扎根深山,染绿黑土,用博大的胸怀关怀社会,用无语的行动荫福后人。

退休之际夫妇二人一拍即合回乡播绿

      他有赤子之情,少壮入行伍,花甲归故乡;他有愚公之志,塞外斗风沙,荒山搞绿化。张永胜和孙桂英,两人加起来有120多岁。退休后,按常理,他们应该是呆在家中颐养天年了,可夫妻俩并不甘心赋闲在家,而是继续发挥余热,积极支持家乡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张永胜、孙桂英夫妻俩退休后,认为子女已经自立,自己身体还健康,还能为社会奉献余热。想来想去认为植树造林是比较好的行动,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植下一片林子,既是给后人留下了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于是,夫妻俩人决定回老家府谷县哈镇全家梁村植树造林,倡导当地人移风易俗留下“绿色遗产”。

      2013年初春,他们回到村里,租赁了三间民房,置办了简单的植树工具和生活用具,开始了新的生活。全家梁村是个自然村,人少地多,交通、信号不好,距离镇政府近三十公里,距离有班车的地方还有13公里之多,可算是偏僻荒凉之地。他俩之举,当时是有人赞美,但更多的是嘲讽和不理解。面对此境,他们不改初心,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每天坚持上山植树造林。时间长了人们看见他们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干。就有村民建议:“你们俩累死累活又能栽下多少呢?还是想办法让大家都栽才能早日实现山川秀美。”此时,他俩也发现植树造林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仔细了解,因为普通百姓所处的环境,很难有这个思想境界以及时间、精力去做。于是,夫妻俩在2013年11月,领衔成立了“府谷县中老年植绿促进会”。以行业协会组织为引导,实行自己栽植、自己管护、自己所有,争取政府以奖代补、监督管理为管理模式。植緑促进会成立后,他们倡导的这种模式经过多方面宣传,虽然人人都认为是好事,但是就是没人行动,仔细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没有资金保障,群众不放心。于是,夫妻俩商定先自己垫资,用一个人的退休金过日子,另一个人十年的退休金60万元抵押,并与部分会员签订150亩栽植合同做试点。由于做法对头,老百姓看到资金有保障,试点林很快栽植完成。经过严格检验后合格的有130余亩,按照合同规定,兑现了栽植费和管护费35万多元。老百姓都说:“自己给自己植树还给钱,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由此也带动更多村民申请加入植緑促进会,经初步统计有300多人,自报植树面积10000多亩。这两年小树通过村民的精心管护,成活率保持在98%以上,已初见成林。2015年,为了满足更多的会员植树要求,他们还参照此种管理办法动员社会力量植树。这两年很多群众自发投资植树造林,据统计已栽50余亩,由此足以证明此种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张永胜、孙桂英夫妇创新的这种会员自己栽植、自己管护、自己所有,争取政府以奖代补,监督管理”的模式多次得到市、县林业行政部门的肯定,认为很有推广价值,并拟定以此为基础进行植树造林管理体制、机制改革。2014年,促进会发出了植树《倡议书》,宣传倡导中老年人给子女“重留精神遗产,多留绿色遗产”,移风易俗,使传统的遗产观得到了一定的升华。与此同时,他们在工作之余,已栽植了9亩油松树,作为自己的样板“绿色遗产”。

造福桑梓偏远山村刮起了文化风

      近年来,农村生活条件普遍提高,农民种田不愁、吃穿不愁。乡亲们大多吃完早饭,忙完农活儿,便四处招呼人开始拉闲话。“我很想马上制止乡亲们,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健康有趣的事情。”张永胜说。为了活跃村里文化生活,夫妻两自己垫资2万元,争取县慈善协会资金3万元购置音响乐器,在村里办起了“慈善志愿者义演团”,孙桂英自己当团长,每周六进行一次演出。同时还办了“慈善书屋”来宣传科学知识、党的政策方针。他强烈地感受到乡亲们内心深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他想让农村到处飘散文化气息,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我就想让乡亲们多读读书,看看外面的世界。”

      全家梁自然村隶属阴尔崖行政村,村里留守老人多,生活不方便,2016年经镇政府同意,张永胜和孙桂英筹集垫付资金8万元,将原来闲置多年的学校改造维修为“幸福院”,并于16年10月开始正式运行。现有休息床位20支,水、电、暖齐全,有可容纳30人就餐的餐厅、棋牌室、文艺室、洗漱沐浴室等。目前,已有16位老人入住,31位老人签订了入院生活协议。为了办好幸福院他俩不辞劳苦,决心做出表率,夫妻俩现在把家搬到了阴尔崖村,全权管理幸福院。

      总之,村里缺什么,他们就设法补什么。2016年2月夫妻俩出资2万,争取到县慈善协会资金2万元,为村里办起了“慈善互助会”,有效缓解村民生活、生产应急难题。同年9月,村里的一个村民在拉糜子的时候不下心翻了车,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由于家庭困难,互助会就借了5000元来帮助他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事后,夫妻俩对他家的情况很是上心,总是尽可能给予他家帮助。张永胜说:“我是从全家梁村走出去的,这些年一直在外,没有机会回馈家乡,现在退休有了机会。我没有别的能耐,就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做一些乡村文化建设的事。”现在,村里每天都很热闹,书声、歌声、笑声,声声入耳。夫妻俩也享受着这份造福桑梓的精神愉悦。

发挥余热让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绿了城市,白了头发,他们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们心系园林绿化。苦干,自上任时起;奉献,从不曾停歇。草黄了又青,花开了又落。唯有他们,像种在山顶的树,岿然不动。“60岁的老人,都退休了,可还是在山上一忙一天,不管干啥都冲在前头,干活的时候一点都不惜力气,我们年轻人看着特别受感动。都说学身边的榜样,他们俩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村里的年轻人说。对于张永胜、孙桂英夫妇来说,在他们自己选定的这条路上,既有辛勤付出、也有快乐惬意,既有幸福烦恼、更有不变追求,就这样,在风景和心情的不断变化中,夫妻俩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坚定。张永胜说;“下一步,我们打算在村里建设一个综合生态旅游度假山庄,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然后再将我们这种栽树管理模式继续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受益。”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上最可爱的人。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默默无闻,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人。采访的最后,张永胜拉起老伴孙桂英的手说:“我们是政治上的同志、事业上的战友、生活上的伴侣”。







 

责任编辑:一然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关注 | 文化 | 财经 | 科技 | 休闲 | 图片 | 视频

Copyright © 2006-2018 聚焦中国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9942号-3  帮助中心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