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平利:村村有个“总队长”

来源:人民网-美丽乡村频道        发布时间:2019-07-09    

  在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地处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创新推行县级领导、机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到村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机制,有效破解了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落细难、“四支队伍”统筹难、帮扶干部下沉难、一线合力攻坚难等问题,使平利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攻坚,连续五次在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

  “四龙治水”亟待拧成“一龙治水”

  2019初,周克刚被选举为平利县城关镇沙河村支部书记,在他之前,诺大一个村,就是没有谁愿意担任村支书。

  说起原因,周克刚表示,脱贫攻坚任务重,尤其是最后都是“硬骨头”,人员管理难,所以都不愿意干,尤其是村里的脱贫帮扶由县农林局,城关镇等部门组成,加上村组干部,涉及县镇村,碍于面子,村官不好指挥县镇干部,因此村里没有一个主心骨。

  “在脱贫攻坚最吃劲、决战决胜的最关键时候,必须进一步压实责任,凝聚全县力量,实现扶贫效果最大化。”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介绍说,“四支力量”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问题,又是一个统揽难题。

  目前在村级帮扶队伍中,由部门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各级帮扶干部、高校企业和社会团体帮扶人员组成的“四支力量”,既有领导干部,又有普通干部,既有省市派出干部,又有镇村干部,年龄结构、工作经验、选派单位各不相同,力量整合不好,就会出现相互推诿,各自为战,目标力量不集中等现象,就难以形成合力集中攻坚。

  有关专家表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在关键时刻拍板定夺的干部,使得脱贫攻坚的效率降低。主责不明还产生了个别帮扶干部出工不出力、沉身不沉心的现象,易导致帮扶成为走形式、走过场。

  “‘四龙治水’亟待变成‘一龙治水’,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主体、责任明晰更具体化,更有操作性。”陕西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贵孝深入调研后表示。

  从“帮扶”到“主责”,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今年初,平利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袁守波领到了自己担任八仙镇百好河村脱贫攻坚总队长的任命书,他告诉记者:“自从当了总队长,我和‘四支队伍’都在同一条船上,我既是船长,更是水手,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不敢有丝毫松懈!”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平利县推行的脱贫攻坚“总队长”机制,就是让县委书记带头到深度贫困村担任总队长,其他县级领导、乡镇和部门一把手同样一人一村,对村上的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把关键少数、精锐力量集结到村到户。

  “以前到村主要是帮忙、帮扶,现在不行了,自从任命‘总队长’后,我要对这个村负全责。”陕西省平利县残联理事长、白果坪村总队长何德渔说。

  “总队长主责明确后,关键在于统筹整合好‘四支队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郑小东说。

  记者在平利县西河镇三合村看到,这个贫困村的帮扶力量,既有西安交大一附院的,也有平利政协机关的,还有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平利县政协秘书长王光满担任该村“总队长”后,对“四支队伍”进行统揽整合、明确分工,确保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使得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村旧宅基地腾退、贫困户搬迁入住、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目前,在平利县137个村,一村一个总队长,所有帮扶干部由总队长统一指挥调度,所有号令一人下达,大家分工不分单位,形成了一人指挥、多方协作的合力。

  “‘总队长’这一机制,充分体现了尽锐出战、响鼓重锤的脱贫攻坚要求,关键少数全部上战场,领导干部人人挑重担,真正实现了主官主责、人员统筹、力量统揽、资源聚合。”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

  从“会场”到“现场”,把问题短板解决在一线

  6月10日晚九点,长安镇金沙村脱贫攻坚总队长、县委书记郑小东和群众围在余忠民家的院坝,一场院坝会就此拉开,围绕路灯、产业路、手机信号等进行了讨论,郑小东认真倾听着,一直到深夜,才和大家道别回到村上的宿舍。

  第二天一大早,县交通局、移动公司就赶到了金沙河村,现场商讨了产业路、通讯信号等的解决方案。

  金沙河村支部书记彭涛激动地说:“过去群众反映给我们的问题,汇报从村到镇再到县,少则一两周,长则一月半载,总队长现场就把问题解决了,我们少跑了很多路。”

  “以往主要靠开会、发文、视察、等方式推动工作,现在大家都挤出时间到自己的‘责任田’和‘主战场’现场解决问题。”正阳镇南溪河村脱贫攻坚总队长、平利县水利局局长周家鹏介绍说,总队长定期收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成为专注一针一线、一户一策、精准发力的“绣花匠”。

  “我们这离县城有80多公里,山高路远,自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徐明担任总队后,吃住到村处理解决问题,工作节奏和效率明显改变。”平利县正阳镇龙洞河村4组老党员覃长学对记者说。

  “随着总队长以上率下,帮扶干部跟着沉在了一线、扎在了村上,各项政策也第一时间到达村组农户,各种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更高了。”县纪检委副书记、监察委副主任邓立海告诉记者。

  同时,该县制定出台了《强化组织保障助推整县脱贫摘帽二十条措施》,实行个人实绩考核和所在单位干部奖励、评优、提拔与总队长所在村脱贫成效捆绑挂钩,倒逼关键少数带队冲锋、真抓实干。

  村脱贫攻坚总队长的建立,办事效率明显改变,以前出现的“梗阻”正在打通,比如老县镇万福山的通村路,拖了一两年,一直没有打通,总队长实行后,很快施工。据不完全统计,总队长实施后,县级领导、部门一把手下村的频率增加了30%,吃住在村、处理事情增加35%,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速度比以前增加35%,群众上访的次数下降20%。

  “让关键少数从‘会场’到‘现场’,从‘给我上’到‘跟我上’,工作成效让大家评价,领导水平让实绩检验,这一机制有效促进了各级干部‘脱虚向实’,把功夫下在出实招求实效上。”陕西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贵孝对平利县深入调研后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呈林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关注 | 文化 | 财经 | 科技 | 休闲 | 图片 | 视频

Copyright © 2006-2019 聚焦中国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9530号-1  帮助中心

电脑版 | 移动版